剧照引发的回想
卞作浩
这是原黑龙江56团照相馆王师傅拍摄于45年前的照片。面对这张已经泛黄的剧照,不禁浮想联翩。
记得在1971年,56团一营和五营三连的两套《红灯记》班子(折子)去团部汇演后,李玉和取一营的张维智,因其形象魁梧,会武功(在最后一场刑场里绝对需要),嗓音条件也胜出一畴,五营的李玉和因略显姣小便换角鸠山,李奶奶取五营的,李铁梅取一营的。一营的鸠山则换角伍长,五营的伍长又昜身为副官,不知何故双方的假交通员兼缝鞋匠定为五营的卞作浩。如此等等,
红灯记剧组定型。要演全本,方知武行缺人,调了几个会点武把式的人来,也就会点小翻,键子之类。业余团队需一人多职,四营三连的赵忠林因会翻跟斗被调来当武生,五营的副官阎恆军虽不会,但硬是学着和赵一起配成抗联战士,伍长和缝鞋匠最后换装和他们演对打的两个日本兵,阎恆军对伍长,赵忠林对缝鞋匠。战士持大刀,日本兵持步枪,全是木头的,大刀足有一公分厚,上面涂的银粉。一次缝鞋匠一走神,错开一个动作,赵忠林的刀尖直戳缝鞋匠眼睛,那银粉有毒,缝鞋匠有眨巴眼毛病,此次一闭眼,躲过一劫,左眼角,鼻樑处立马青紫肿起来,差点眼瞎,吓死赵忠林。
如今俩“抗联”因病已故,剩一上海“日本兵”还在,不知另一哈尔滨“日本兵”(失联)可安好。不胜唏嘘!演“李玉和”的张维智,也因此调入哈尔滨话剧团,成了职业影视演员。
评论